12 June 2012

相繫深深

一個人患病,不只是這個人痛苦,他的親人同樣感到痛苦。即使不是肉身上的痛楚,心情上的痛苦、無奈、擔心等等跟病者感受到的,程度無異,特別是你親愛的家人。

楊牧谷親身經歷女兒患病,以文章鼓勵同路人,在照顧患病的親人時,要鼓勵病者從痛苦的經歷中找到意義,因為生命的豐富比長短更重要。

我們能為病者做的事情很有限,因為始終他們自己要跟病魔對抗,沒有任何人可以代替他們。但我們能給他們支持和鼓勵,與他們同行,讓他們不會感到孤單。我們亦未必能告訴病者痊癒的機會有多少,但我們可以讓病者以積極的態度去為生命的目標往前,這才能令他們有勇氣去跟病魔打仗。即使不知結果如何,我們不可「關掉生命力的總掣」,若已認為一定會輸,那就必敗無疑。

04 May 2012

你的態度決定你的高度

這是朋友介紹的一本書。這是一本心靈治療的書,但作者並不是用說教的方式又或者介紹方程式去幫助人處理問題,而是用許多短小的故事,讓讀者細味反省。

這些故事分類為學習、工作、夢想、財富/成功、人際、愛情和家庭,總有一些切合你的需要。特別的是在某些故事的結尾,作者會將跟這個故事有關的文章、書或者錄影的資料列出,讓讀者可以有延伸閱讀和參考,非常實用。

其實未必一定有問題要處理才要看這一類的書,有些故事似曾相識,再讀之下,可能會在某個時候有另外一些體會或得著。

其中有一個蜜蜂和黃蜂的故事。黃蜂不明白為何自己不及蜜蜂受歡迎。以下是蜜蜂的回應:

你說的對,你比我漂亮得多。但我知道人們會喜歡我,是因為我給他們採蜜,請問你為人們做了甚麼呢?

重點不是我們擁有甚麼,而是我們為別人付出了甚麼,是否成為別人的祝福。

蜜蜂演繹了「你希望別人怎樣待你,你就得先怎樣待人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