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8 January 2014

流金歲月

坊間有關長者的書籍大多是談論長者常患的疾病,只是偶然會有一、兩本是以正面角度描述長者們的生活見證。

香港愈來愈多長者已是不可改變的事實。想一下,其實你和我有一天都會成為長者,這亦是不可抗拒的事實。

《流金歲月》的作者就是要讓讀者面對這個「人人會步向年長」的事實,並且以正面態度來面對。這樣的態度能助你在年長時活得更豐盛,亦能助你懂得如何關心你身邊的長者。要關懷身邊的長者,讓他們步入晚年時感受到前路光明的話,我們要接納及接觸那個同樣是逐漸年長的自己,這樣,我們才能真正與長者相處,因為這樣的同理心能讓我們進入長者的感覺中,明白他們的感受。


現今的世代,人人都講求高生產力,做事能幹的會被稱讚,否則便視為能力弱。但我們有沒有想過,每個人的能力都不同,生產力高的,情緒智商可能很低。而且,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,都有自己的特色和長處,是任何人都不可以替代的。長者的生產力已大不如前,如果你要關心長者的話,必須認同人的價值不在乎他擁有甚麼及貢獻有多少。長者仍然需要我們關心,因為他們跟其他年紀的人一樣,同樣有價值。

28 November 2013

不離不棄

這本書收集了九個老年痴呆症患者家屬的故事,全是他們在照顧家人的過程的掙扎、感受和眼淚。有的是丈夫照顧妻子,也有女兒照顧父或母。無論患者家屬是何身分,他們對患者的照顧是何等細心,即使患者已忘了照顧他們的是誰,他們仍不離不棄地照顧他們,皆因家屬對患者的愛。

照顧老年痴呆症患者除了要有耐性和愛心,也要有創意和靈活的處事態度。例如一位伯伯為了要拖著患病的太太,怕她走失了,但又要從日間中心帶飯、餸和湯回家,兩大袋食物加太太,只有兩隻手的伯伯,只好找一條有扣的褲頭帶掛在頸上,把兩盒湯掛在胸前。


老年痴呆症患者的表達能力低,甚至已失去這個能力,所照顧者要細心留意他們,並從患者的角度猜想他們的需要,去幫助他們。